營口存志2.1班寒假:好評價成就好習慣
2020年1月30日,看到營口市教育局公眾號中發布的《居家體育運動指南》。隨后將其發到班級群中。鼓勵學生居家運動,強身健體。鼓勵學生及家長,將視頻或圖片發到群中,大家互相學習。隨后收到焦天岳媽媽發來的“氣球排球比賽”。從視頻中,可以看出,該生十分開心。接著迎來的是家長們零星的點贊。
31日,班級群中看到李禹含同學分享一段,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順口溜。我及時給予表揚。此后,鮮明軒同學分享了一段用英文介紹新型冠狀病毒,并為武漢加油!為祖國加油!的視頻。
看到同學們這么積極,我及時表揚的同時,并鼓勵學生將假期的學習等也分享到群中的。
此后,群里看到是31日彭昭涵的跳繩,楊晶涵的彈鋼琴。2月1日彭昭涵跳繩。2月2日李雙竹小實驗,彭兆涵跳繩。
今天是我發動學生在群里匯報展示的第三天。可是,真正參與進來的還是寥寥無幾。于是我開始自我反思,是什么原因導致大家這么不愿意參與呢?原因之一:自放假到過年這段時間,我對班級群里學生的督促較少,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照看自己的兩個孩子身上。想利用僅有的假期多陪陪我的兩個孩子,給辛苦幫我帶了一年孩子的爸爸媽媽放個假。由于我的疏忽,導致同學們學習不夠主動。其二:過年期間,同學及家長忙于親人之間的相聚,忽略孩子的學習。由于我的原因,此種現象已經形成,后悔、抱怨是沒有用的,眼下只有想出解決辦法才是當務之急。于是,我想起上學期,學生對積分十分重視。于是,我統計了一下,此前往班級群里發過視頻或圖片的同學,給予表揚——發過一次,獎勵一分。
此條信息一發出,紛紛而來的是姬佳林同學下棋圖片,李禹含拼圖、下棋圖片、跳繩,毛欣桐跑步圖片,李松澤學習英語圖片,楊晶涵搖呼啦圈圖片,焦天岳拼積木圖片,李禹含做面條,姬佳林摘菜,王子瑜的一天視頻.......
于是2月3日,我將2月2日學生匯報的作業,再次統計,表揚加分。結果2月3日當天,同學們的積極性非常高。從下面表揚積分中可以看出,2月3日當天積分統計截圖為后兩張圖。參與的學生人數,明顯增多。
見效如此明顯,于是我每天堅持給同學們上報的展示視頻、圖片進行匯總。最初就是想讓學生和家長更理性,別整天盯著疫情確診人數等數據。可當看到學生這樣的學習氛圍。我決定堅持下去,讓同學們養成習慣。這想法我沒有在群里說,我只在自己的心中和自己說。說實話,每天統計積分,從最初的幾分鐘,2月3日一個多小時,我也不清楚,我自己是否能堅持下去。給學生家長點時間,同時也是給自己時間。就這樣,一天天的堅持,我看到班級群里這樣一條信息。讓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堅持下去。
就這樣,同學們每天堅持做,家長們每天堅持發,我也堅持統計。幾乎,每天都統計到晚上九十點鐘。突然,有一天我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說從今天起,不往群里發視頻了,要上班了。看到這位家長發來的信息,我在想,這個實際問題怎么解決?但是都堅持這么久了,從此停止我不甘心,于是堅持完第一階段(前七天)我做了一個問卷調查。
看到家長們,一句句的感謝,還在為我出謀劃策,為我減輕負擔,這更堅定了我的信心。根據實際情況 ,部分家長需要返回工作崗位,老人帶孩子,有的不會錄制視頻,所以采取大家的建議,可以以文字形式匯報。
這一條消息一發出,群里的視頻,圖片明顯減少。甚至有同學之前很積極,這回連文字都不發了。這可怎么辦呀?左思右想,正巧我在聆聽孔濤老師分享作文訓練的方法。他說,無論做什么事,都得有始有終,有儀式感。在他的作文培訓班上,每年結業,他都會給學生辦結業典禮,給學生發個結業證書。同學們尤為重視。于是,我把這方法遷移過來。給連續堅持七天的同學頒發電子版獎狀。
獎狀一發,當天同學們的積極性又被激發起來。幾天沒來報道的同學又出現了。特別是王美珠同學,這幾天自己嘗試煮面條,還將過程寫出來。目前連續3天。分別是《煮面條》、《蛋炒飯》、《堆雪人》。根據她的習作,我鼓勵學生先自我檢查,檢查并改正一處,加一分。美珠同學自己檢查出來3處。當天晚上她就多得3分。
目前有同學已經堅持16天,《好習慣養成》第二階段是21天。看著同學們一天一天的堅持,真的為他們高興,希望在我的堅持與鼓勵下,我和同學們會一直堅持下去。繼續堅持的路上一定會遇到各種困難,但我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這是每日每名學生積分匯總表,紅色帶表連續堅持7天,這一天會給頒發一張獎狀,黃色代表連續目前有同學已經堅持16天,《好習慣養成》第二階段是21天。看著同學們一天一天的堅持,真的為他們高興,希望在我的堅持與鼓勵下,我和同學們會一直堅持下去。繼續堅持的路上一定會遇到各種困難,但我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堅持第21天,到這天還會頒發第二階段的獎狀。如果堅持7天后,由一天中斷,那么可以頒發第一階段獎狀,第二階段的獎狀需要達到連續堅持21天,所以需要重新記起。目的讓學生意識到,放棄容易,堅持不易。為了暫時的容易,你需要付出更多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