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名存志班主任,寒假在歡什么?
這個寒假,存志的34名班主任團隊,這是豁上了?還歡了起來?為了一個目標:存志班主任100%是心理咨詢師。
1月6日報名,經跟遼寧省領導申請,存志單獨組班。1月10日建群建制。1月14日寒假開始,學習啟動。書要讀,課要聽,題要背,內容好多啊:基礎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咨詢心理學,心理測量學。所有的學習任務搶在開學前完成。
今天是開始學習的第九天了,關心一下子,累不累啊?嗨,原來學的歡著吶。讓我們聽一聽部分班主任的聲音吧。
孫莉麗:劉花蘭校長每次談到教育都會提到“入心”。如何“入心”?必須“用心”,更要“用‘專業’的心”。感謝校長為我們提供成長的機會,讓我們能夠學習專業的心理知識,做更好的“入心”教育。
沒有學生陪伴的日子,仿佛有些“孤單”。第一天拿起第一本有458頁的滿是專業文字的書籍時,內心竟有些“畏難”;但當看到孩子們在不同地方堅持為自己的中考夢想拼搏的視頻時,身體又瞬間注滿了能量:“我要跟上孩子們成長的步伐,我要和孩子們一起遇見更好的我們。”
姚軍:一開始看到了浩如煙海的心理學知識,確實有點信心不足,但是隨著聽課的不斷深入逐漸感受到心理學知識的實用價值,如“有的學生并不是故意違反紀律,只因他本身就是攻擊型人格”“注意的分配前提是其中一項技能要達到熟練的程度”等等。感謝省研修生院的老師提供的學習資源,感謝劉校、沈校、小瑩老師提供的機會與幫助,我無以為報,只有不斷學習刷題,好好干活。
張繁:奮斗心理咨詢師第一個周。兩個關鍵詞——感恩和需要。
感恩,是要感謝學校給我的機會和支持,我2022年的第一個“大事件”。
需要,當我們逐步從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上升到自我價值的實現,我想中間的過程就叫做成長。我們的成長需要時間,孩子們的成長當然也需要時間,多一些包容和尊重,他們會知道什么值得他們一生追求。
呂波燕:社會在進步,教育也在改革。心理學家指出學生的學習成績根本因素不是他的智力水平,而主要取決于他對學習的態度、信心和能力。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唯有了解學生的心理,才能給予科學的輔導。一周的學習受益匪淺,接下來的學習相信會收獲更多。
郭影月:在假期前的初中部班主任會議上,聽到劉花蘭校長說:每一位班主任都有機會考下心理咨詢師證,內心非常激動,感謝校長心系班主任成長。這一周,每天翻看專業書籍,時間不知不覺好快,也更加珍惜學習的過程,一定要學好這門課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治愈自我,幫助學生,這個假期,好好成長!
張雪梅:打開心理咨詢的書,翻看了一下目錄,視線停留在了嬰兒的心理發展這一章,這正是我所要學習的。迅速打開這一頁,仔仔細細的開始看,突然感慨,要是早點學習該多好!看到嬰兒大腦的可塑性和可修復性,這么神奇,5歲之前大腦有替代性功能,假如語言中樞受損傷,另一側的大腦半球會產生替代性功能,使語言功能恢復,5歲以后不會走替代性功能還有很多像這樣的知識讓我對自己家里的小嬰兒有了新的認識。
孫海歐:平時的工作一直都是在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班主任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假期則是提升自身素養以及多方面發展的最好時機。這個假期還沒開始的時候也是一頭霧水,不知道從哪里計劃。好在學校給了我方向和動力。打算從四方面規劃我的假期生活。第一:讀一本好書,從書中開拓視野、陶冶情操,進一步提升自身寫作功底。第二:寫一本好字,改善板書字跡。第三:拿下心理咨詢師證,讓自己更加了解和理解孩子們。最后:備好新學期課程、刷中考題,讓自己的課堂更貼近中考。不斷學習是自己一直要追隨的,愿新學期的我和我的孩子們都能變成更好的自己!
王雪:在學習心理學的這一周里,我有這樣的一個發現,無論是在聽王老師的視頻講解,還是看電子版的知識點,都有每一個知識點的概念和本質,這也讓我想起了我在管理學生時的想法,其實是想快速解決問題,而忽略了學生出現問題的本質,學生為什么會出現問題,他對一些事情的認知是不是出現了偏差?他的情感是不是沒有抒發出來?他的精神世界是不是沒有得到滿足?所以在學習了一周心理學以后,我對于之前的行為和做法有了更為深刻的感悟。
張楊:通過學習心理咨詢師課程,不但讓我擁有更加健康的心態,也使我從根本上認識個體發展的規律,學生行為背后的原因,為今后的教育教學和班級管理提供理論支撐。假期學有所獲,工作事半功倍,感謝學校提供給班主任“充電”的機會。
王賢玲:假期本是充電學習的絕佳時機,沒成想剛到家的那天晚上我就高燒不退,一直自詡身體倍兒棒,不輕易生病,不輕易感冒,這一下打臉了,而且還是個狠的。38.8-38.4-37.8-36.8-38.5-37.4-36.4-38體溫一直這樣反復著,像坐過山車一樣。直到昨天,體溫才算穩定下來,一天沒發燒。生病的間隙看了幾頁心理學的書,自己對心理學的認知還是停留在大學期間學的教育心理學里,現在能較系統地綜合學習這門學科確是幸事一件啊!
通過這幾天的對《三級心理咨詢技能》的學習,我簡單了解了一些心理咨詢相關的理論與三級咨詢的技能和使用各種智力量表和心理量表的技能,有了以上的理論知識的儲備,相信我的心態和為人處事的方法會有一些轉變。面對問題時不再束手無措,而是積極的找出各種“問題”的癥結所在,并進行妥善的處理,從而提高了自身修養和教育教學能力,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也會繼續深入學習——郭放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認為,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霍鑫鴻
通過這次的學習,我受益匪淺。如果要問我學習這門課程有什么收獲的話,那就是:〝改變〞。學了心理學這門學科的深刻含義,就是讓我自己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斷完善自己。從情緒特點考慮,從科學的角度正確的認識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客觀接納現實和接收自己、他人,這就是上心理學概論給我的最大的收獲——王玥涵
經過一周心理學的學習,我被它的科學性、真實性所折服,同時我還發現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樣重要,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我認為心理學不僅僅具有科學性,而且不乏應用性。心理理論固然枯燥,但配以實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讓人有一種從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覺,視野也開闊很多——呂蘊桐
做班主任這半年時間里,我努力地去學習各種方法和經驗來管理懵懂的孩子們,但是收效甚微。最近學習心理學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個學科不僅僅可以讓我真的讀懂孩子,了解他們的所行,所想,所盼,所懼,更能在繁重的工作中實現自我救贖,有效地排遣和釋放壓力。心理學的學習更應該是細水長流,長期、系統地學習,并在教學和管理實踐中學以致用——溫婷婷
作為一名班主任,心理學是一門必修課,心理學這一名詞,經過這一周多時間的學習,我對心理學的了解在不斷加深,并有如下感悟:人的心理是大腦的機能,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應。可見,我們正常的心理功能離不開我們的社會實踐。而人的心理活動對自己的行為,對實踐活動有巨大的指導和調節作用。所以我平時要有符合實際的計劃和目標,用行動去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和心理水平。我會充分利用假期時間,學習更多的知識,參與更多有意義的活動,豐富我的寒假生活——王艷宇
有關心理學的課程學習一周有余了。這個過程中,從枯燥到滿滿的發現其中的趣味。也讓我感悟到了解學生的心理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動機強的學生,必然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較高的學習積極性,他們在學習中能專心致志,具有深厚持久的學習熱情,遇到困難時有頑強的自制力和堅強的毅力。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就必須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內驅力,激發培養他們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果——張可珺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共情會讓我們獲得與學生、與家長溝通的好方法。共情,簡而言之就是一個人能夠理解另一個人的獨特經歷,并對此做出反應的能力。保留空間,不帶評判,帶著情感去連接,以及與對方交流那些令人難以置信的傷痛,讓對方知道“你不是一個人”。安慰一個哭泣的人,最好的方式不是說“不要哭”,而是說“你一定很痛苦吧,想哭就哭吧”,或者“如果我是你,我也會哭”。這個定義對我有非常強烈的觸動——王譯瑩
帶著一份憧憬,帶著一份喜悅,帶著一份期待與責任,我有幸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心理健康的培訓,充實我們的大腦,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真是感受頗深,受益匪淺。通過培訓,自身有了提高。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憑借自己的語言、行為和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體驗到愉悅、滿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王思洋
教師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要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的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于科彤
隨著一天一天的深入學習,深知優秀的心理咨詢師需要豐滿的內涵和根植于內心的職業素養。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沒有實踐就沒有感悟;沒有感悟就沒有成長;沒有察覺就沒有內化;沒有內化就沒有進步。通過參加此次的心理咨詢培訓,我完善了知識結構,提升了工作理念。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我必須努力地學習,認真地實踐,不斷地成長——于佳莘
心理學咨詢師三級內容學習已有一周左右的時間,看到電子版教材的時候還沒有太大的感受,當教材被打印出來的時候,我徹底被驚呆了,正反面印出厚厚的一大摞,心里想著要把這些厚厚的紙吃透應該得些日子吧,于是借助著習題進行學習,感覺效率還蠻高的,這個假期繼續加油——于丹
心理不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藝術,是我們需要用心去體會,去感悟的一種智慧。每個人都渴望更清楚地看清自己,也渴望了解別人,讓我們把自己更清晰地呈現在里面。很高興學習這個課,也很高興看見了鏡子里的自己,相信從中得到的東西,會讓我更加自信的面對未來——李雪瑩
通過這一周的學習,我開始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研究教育教學工作,讓學生學習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耐挫力,自信心便得到增強,這樣也一定能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對學生來說,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培養健康心理的基礎,良好的心理狀態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兩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輔相成,其立足點是通過教育活動塑造學生。總之,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感悟生活,用理性對待生活,愿存志的學子們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陳影
心理學,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語。其實,在我還沒有學習心理學的時候,我一直對這個概念似懂非懂,本以為自己雖然對“心理”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小小的心得體會還是有的,但通過學習,才知道自己之前其實根本一點都不了解心理學。心理學教育正在影響德育工作,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需要,也對我們老師們維護自身心理和身體健康有著重要意義,所以我們要認真學習——趙淑平
通過幾天的學習,我受益頗多。在提高自己專業知識水平,完善知識結構,提升工作理念,并在教學意識、溝通意識、創新意識方面有了積極地轉變。同時,我也期待著將所學的技能有效地應用在今后的工作中,促進教育教學效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心理咨詢是一個特殊的心靈修煉過程,我會一如既往地去學,去做,為了我的自助,為了助人——孫萍萍
這幾天通過心理咨詢師的教材學習,自己了解了一些心理學的常識。教師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其心理健康狀況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和其他教師的心理和行為,也對教師個人工作的成敗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絕大多數的個體,他們的心理是在不斷變化的,是通過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而形成的。學習心理學不僅對教育工作有所幫助,在生活中,對個人身心的調節也大有裨益——王一冰
看了第一章心理診斷技能后,讓我了解到遇到心理咨詢時如何利用專業的理論知識結合實際進行診斷。首先,要了解問診對象的個人成長史,包括嬰幼兒期,童年生活,少年生活,青年期,個人成長中的重大轉化以及現在對它的評價。觀察了解問診對象的狀態,精神狀態(知情意行),身體狀態(有無異常感覺;近期體檢報告),生活工作的環境和社會交往。在與問診對象的交流過程中,態度要中立;提問避免失誤;不講題外話;不用指責批判型語言阻止或扭轉求助者的會談內容;不給出絕對性評價;結束語要誠懇等——焦楊
短短一周我最大的心得體會是看的太晚了,原來之前我們觀察到班級孩子的心理現象和心理活動都有:“它”各自的名字。那一刻忽覺什么叫才疏學淺,要掌握的東西真的是太多了。終于明白劉校為什么要讓每名班主任都學習心理咨詢師,現在的老師不光是孩子知識的引領者,更要了解孩子們的心理,所謂:“雙管齊下”。接下來我將繼續努力提升自己,不斷充實自我——趙佳慧
通過這一周心理學基礎知識的學習,這次讓我更深入的明白研究教學的重要性。以前我總會認為隨著孩子們的一天天長大,心理也會越來越成熟。忽略了每個階段都是以不同速度發展的。每個孩子都有個體差異。根據這些差異,我就要根據不同的差異來解決問題——陳佳慧
心理咨詢通過觀察分析人的行為活動研究其心理。咨詢師對求助者內心世界的理解和體驗方式是共情。用心傾聽,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理解他人,把握內心世界。讓求助者感到被理解與接納,鼓勵深入自我探索,促進表達,從而敞開心扉。視求助者的輕重緩急,把握時機,拿捏尺度。不斷驗證,及時調整。不斷學習,充實自己,讓善心、善行并存——雒秋彤
真是人不學,不知義。通過這幾天學習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讓我對心理學有了更深的理解。基礎心理學主要研究正常成年人的心理活動,人的心理活動都需要內推力量,也就是人的需求,而內在需求是必須通過外部條件來滿足它,所以形成了人的喜怒哀樂——朱曉茜
為營口存志優秀的班主任團隊點贊!加油!